二泉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8·11汇改”十年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2 00:39:00    

“8·11汇改”迎来十周年。2015年8月11日,人民银行宣布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这也是业内常提起的“8·11汇改”。时间进入2025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405元。202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479个基点。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是人民银行要求的常态化操作。整体来看,过去十年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外汇市场重要的参考定价,既被看作是汇率波动的“基准线”和“减震器”,也是监管部门调控汇率的“风向标”。有分析人士指出,未来人民币中间价仍将是人民银行稳汇率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在稳定市场预期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助推增强汇率弹性

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价的不同口径中,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于每个工作日由人民银行授权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进行披露。自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作为基准汇率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便成了银行间外汇交易和银行柜台汇率的定价参考。

为增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人民银行于2015年8月11日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声明》,宣布自当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8·11汇改”由此而来。

简单来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不直接参与外汇市场交易,当外汇市场参与者开展现货交易需要进行结售汇操作,或是普通消费者在商业银行进行外汇兑换,这些场景下所产生的实际汇率报价,均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参考和定价依据。每日外汇市场交易会围绕这一核心参考值展开,以此避免汇率不合理震荡。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中间价报价充分发挥了稳定市场预期的积极作用,进而支撑了人民币在合理范围内双向波动,避免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则表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整体反映汇市供需变化,但在汇市波动加剧过程中,有效发挥了遏制汇率超调、稳定市场预期的关键作用。过去十年间,与其他主要货币相比,人民币和美元指数的相关性明显偏低,与其他主要货币相比,人民币汇率运行更为稳定,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币中间价在发挥调控作用。

王青进一步强调,人民币中间价调控的不是汇率运行方向,而是汇率波动幅度。“8·11汇改”以来,在中间价有效发挥调控作用的同时,人民币汇率弹性也在增强,波动区间逐步扩大,更好地发挥了弹性汇率对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仍是稳汇率重要工具

从走势来看,2025年4月至5月上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多集中在7.2关口上方,2025年5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2066,此后,这一报价呈现明显升值走势,来到了近日的7.14附近。202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479个基点。

不仅仅是人民币中间价,2025年以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同样呈现升值走势。截至8月11日17时40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报7.1832,日内上涨0.01%,年内升值1.59%;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报7.1879,日内上涨0.01%,年内升值2.03%。

而在2023年8月至11月、2024年1月至7月以及2024年11月至2025年5月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三者间曾呈现显著价差,2025年6月以来,前述价差明显收敛,并基本实现了“三价合一”。

“汇率报价之间出现明显价差,反映出当时汇率市场的压力以及人民银行稳汇率政策保持较高强度。2025年6月以来,在人民币外部被动贬值压力缓和的情况下,价差收敛显示出人民银行稳汇率的压力明显减弱。”明明分析称。

“8·11汇改”十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也不断提升。此前,人民银行在召开2025年宏观审慎工作会议时表示,截至2024年末,人民币位列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

王青指出,“8·11汇改”改变了人民币汇率单边运行模式,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能够及时反映经济基本面变化,汇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这有效提升了境外主体使用人民币的信心。汇改后围绕人民币的各类外汇衍生品日益丰富,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有效管理人民币汇率风险的工具。这也增强了人民币对境外主体的吸引力,带动人民币的国际支付、结算、融资、储备地位的持续提高。

展望未来,明明认为,人民币中间价仍将是人民银行稳汇率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在稳定市场预期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王青判断,未来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同时,进一步适度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及时释放升值、贬值动能。这能更为充分地发挥弹性汇率的宏观经济稳定器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保持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总体上看,未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机制还会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但灵活性会进一步增强,其他汇市调控工具箱也会适时调整更新。

北京商报记者 廖蒙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