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9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秋季新学年行将开启,与金秋同步抵达的还有学前教育惠民政策的利好组合拳,在深圳持续扩大幼儿园教育资源供给基础上,有望进一步减轻家庭教育负担,升级“幼有善育”民生保障体系。
十年新增幼儿园超500所
今秋,家住南山的小轩轩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报名时填报的第一志愿,并非家庭所在社区,直到确认录取,全家人的心情才放松下来。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政策,幼儿园优先招收所在社区适龄幼儿,但也会兼顾附近其他小区,尽可能多地为辖区居民提供方便,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
2015年至2024年,历年发布的“深圳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幼儿园总量从2015年1489所、2016年1579所、2017年1683所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全市幼儿园总量已经达到1990所,十年间新增幼儿园超过500所。2015年在园儿童43.85万人,随着人口出生率波动与幼教市场发展,全市2021年在园儿童达到近十年峰值59.76万人,当年幼儿园总量1896所,相较之下,2024年全市幼儿园总量已达1990所,为51.97万名在园儿童提供服务。经统计,仅2024年全市新增的幼儿园学位就达3万个。
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从数量上看,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学前教育法》大力推动公益普惠园覆盖,公办扩张与民办退出的“动态平衡”正在形成;另一方面,全市幼儿园尤其是公办园的办园品质正在加速提升,个性化、差异化的高质量办学趋势凸显。总体上看,全市公民办学前教育学位供给总量持续上涨,各区幼儿园普及普惠工作扎实推进,为学前教育资源均衡分配提供了扎实助力,更为深圳这样一个人口净流入城市提供了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教育部公布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其中广东省共有三个城区上榜,分别为深圳市福田区、南山区和光明区。
普惠托幼持续扩大覆盖范围
记者走访发现,开展“托幼一体化”为职场父母减负,已经成为全市学前教育的基本共识,随着更多创新举措推进,托幼服务触手可及,“托得起、托得好”已成为深圳民生图景的常态。记者从南山了解到,作为全市首个同时开展幼小科学衔接、融合教育及托幼一体化三项试点工作的实验区,截至上学期,南山全区有79所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提供2425座幼儿托位。今秋,“托幼一体化”有望在全区大部分有条件的幼儿园广泛实施。
“普惠托育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年轻父母的带娃焦虑,园所托班的二胎子女约占50%,还有不少是三胎。”栖游记幼儿园园长黄璐介绍,2019年栖游记就推出托育服务,是南山区最早一批开展“托幼一体化”的幼儿园,多样化的托育服务能无缝对接家长上下班时间。记者发现,相比市场上动辄每月五六千乃至过万元的早教机构托育费,该园以普惠价格叠加专业服务,成为周边社区家庭的首选。
海境界幼儿园园长林静介绍,去年9月幼儿园获批开展托育服务,开办了3个托育班、2个托幼混龄班。该园不仅提供全日托,还可根据家长需要提供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服务,主打让家长贴心、暖心、放心。该园的一位托班主班老师李丹告诉记者,为了提供更优质的“一对一”托育服务,托班不设“班级群”,而是“一个家庭一个群”;幼儿园还创新“家园共育档案”,通过“晶兜兜在线”智慧终端记录幼儿每日饮食、睡眠、情绪等细节,全力保障每个宝宝都能得到细致照顾。
大班娃将迎政策利好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提出“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有效降低教育成本”,以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适龄儿童,既包括公办幼儿园,也包括民办幼儿园,让这一政策红利惠及全体。
记者了解到,按照《意见》要求,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学前一年”即“幼儿园大班”。免保育教育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执行,原来收多少现在就免多少。民办幼儿园大班,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减免相应的保育教育费,高出免除水平的部分,按规定继续收取。例如,某公办园的“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是每月每人500元,同地某民办园收费标准是800元。该政策实施后,该公办园大班儿童不再交该项费用,500元全部免除;该民办园大班儿童,只需每月交差额300元。
按教育部要求,各地将在8月底前完成相关准备工作。届时,深圳也有望让大班儿童在今秋新学期就能享受到该项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