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9日讯 近日,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2025年“齐鲁最美教师”选树结果揭晓,17名个人与3支团队脱颖而出。
这次发布的 “齐鲁最美教师”有的来自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学岗位,也有的来自科研岗位。他们之中,有扎根乡村的教育守望者;有以智慧和热忱点亮学生梦想的领路人;更有聚众智、汇群力,为教育事业注入创新动能的榜样团队, 生动展现了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潜心教学的精神风貌, 用切身行动 弘扬教育家精神 。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向广大教师致敬,一同一睹新一届“齐鲁最美教师”的风采。
李宗刚,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学位点负责人,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李宗刚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他对母校和自己的老师有着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2025年7月14日,《光明日报》的“光明学人”栏目整版发表了李宗刚等人撰写的长文《朱德发:视学术为生命的文学史家》,在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从当年的学生变成了现在的老教师,他觉得自己要给学生树立一个 “好学生”的标杆。
李宗刚的学术研究主要聚焦于中国新文学发生学、现代教育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关系研究这两大领域。他关于中国新文学发生学的代表性成果发表于《文史哲》,该成果首次提出并运用“父权缺失”这一概念对中国新文学的发生作出了新阐释。在文献资料整理及编辑学研究方面,李宗刚也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在文学教育文献、红色经典文献、作家研究资料和学科学术史文献整理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李宗刚用自己的勤勉钻研和学术创新让学生理解到,做好老师从好学者做起——扎实的学术研究既是好老师安身立命的根基,还是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最好诠释。在学术传承上,他甘作学生攀登学术高峰的人梯。经过多年的研究生教育实践,李宗刚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培养学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办法,那就是“老师以启发引领为主导——学生参与实践为主体——老师提升完善为落点”的师生学术研究共同体。
闪电新闻记者 刘萌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