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4月9日,中央红军快速穿过贵阳与龙里间的狭窄通道,迅速通过惠水、长顺,进入镇宁、紫云一带,兵锋直指云南。
蒋介石对毛泽东的“声东击西”计谋回过神后,急令各路追剿部队由东向西猛追,企图在北盘江东岸围歼红军。在前有大江阻挡,后有敌军重兵追剿的情况下,能否从贞丰迅速抢渡北盘江,成为了关乎中央红军全局的重要行动。
周密部署 急速渡江
4月13日,根据“蒋敌刻似疑我将由安顺、镇宁之间前进”的敌情,毛泽东及中革军委审时度势,决定直下贞丰抢渡北盘江,先机抢占贞丰、兴仁、安龙县城,以利机动。并以《万万火急电令》对抢渡北盘江进行周密部署。
中革军委1935年4月13日电令
中革军委因势利导,将计就计,以红三军团第十三团伪装“进窥镇宁”迷惑敌军,红军主力部队则分左右两路纵队行进。其中,第三、五两军团为右纵队,归彭德怀、杨尚昆指挥,其任务在争取先机,由白层附近渡江进占贞丰、兴仁。红三军团第十一团担任右路先遣团,限16日午赶到马口洞和白层架两桥。一军团及军委纵队为左纵队,其任务在罗炎附近渡江,经册亨进占安龙。红一军团一师二团奉命担任左路纵队先遣团,限16日赶到罗炎附近架两桥。
顽强战斗 勇夺要津
彭德怀、杨尚昆关于三军团十一团抢渡北盘江的电令
4月15日凌晨,红三军团第十一团接到抢渡北盘江命令,立即从镇宁江龙出征,经过艰难跋涉,日夜兼程,急行军180里崎岖山路,于4月16日上午11时抵达北盘江东岸坝草渡口。在当地布依族老人王凤昌的带领下,来到北盘江一处名为花滩的浅水区,成功涉渡。
坝草至坡扪浮桥架桥处今貌
上岸后,红军迅速抢占贞丰坡扪制高点,并强势打败前来阻击红军渡江的国民党黔军吴剑平师常和笙团第一营和民团,牢牢地控制了坝草至坡扪渡口。随后,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红军架起了北盘江上的第一座浮桥--坝草至坡扪浮桥。
张爱萍将军撰写回忆录《抢渡北盘江的前后》一书中关于 1935年4月16日上午红十一团成功涉渡北盘江的内容。
坡扪战斗后,红十一团参谋长蓝国清和一营营长田维扬率领一营沿江东岸直下白层渡口。黄昏时分,一营到达白层渡口东岸的攀枝花垭口就地宿营,并筹集物资,准备第二天开展强攻强渡。但当晚深夜11时,驻守白层渡口的保商营营长叶清文派副营长黄斗章,悄悄过江来到一营宿营地,表示保商营愿意撤离白层,让出渡口,只是要求“假打”一下,以便向上司交差。
白层渡口旧貌
4月17日凌晨,保商营把渡船划向东岸,交给红军。白层渡口就在“假打”之下完成了防守易主。
17日中午,在白层群众的帮助下,红十一团又架起了北盘江上的第二座浮桥---白层浮桥。
张爱萍将军撰写回忆录《抢渡北盘江的前后》一书中关于1935年4月16日上午红十一团成功涉渡北盘江的内容。
披荆斩棘 不辱使命
当右路纵队如火如荼展开抢渡北盘江行动时,左路纵队也在迅速行动。4月15日,红一军团一师二团在占领长顺后,接到担任左路先遣团抢渡北盘江的命令,第一天占领紫云县城,之后16日经观文、羊架等战斗,突破顽敌层层阻挠,奔向北盘江下游的者坪渡口,红二团终于在18日中午抵达北盘江者坪渡口,并展开架桥行动。当日黄昏时,北盘江上的第三座浮桥——者坪至弄洋浮桥在军民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架桥任务。
者坪至弄洋浮桥架桥处今貌
至此,两个先遣团出色地完成了抢渡北盘江并架设浮桥的战略任务。中央红军挺进黔西南、西进云南的道路已全面打通,彻底粉碎了蒋介石欲聚歼红军于北盘江东岸的企图。
中央红军在贞丰顺利抢渡北盘江,再一次体现了毛泽东的用兵如神。
撰稿梁正国
组稿杨秀伦汪海
校对毛如远刘德仁
编辑王胜
二审李勇
终审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