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邓军 编辑/赵乾坤】
综合泰国头条新闻网、泰国《民族报》(The Nation)等媒体报道,泰国旅游与体育部日前宣布,经“2026年国家旅游局(TAT)行动计划(TATAP 2026)”会议决定,将外国游客“入境费”的征收时间推迟至明年(2026年)第二或第三季度。此举旨在平衡市场,推动泰国旅游业实现可持续收入增长。
视觉中国
泰国《民族报》援引泰国旅游与体育部副部长贾卡蓬·当素提坦的消息称,这是旅游与体育部长索拉翁经评估后的决定。索拉翁认为,鉴于外部不确定性持续存在,目前并非向外国游客征收“入境费”的适宜时机。贾卡蓬·当素提坦表示,泰国政府在评估“入境费”对旅游业影响时持审慎态度,需要更多时间研究细则,根据不同入境方式(航空、陆路、海路或铁路)制定差异化的收费结构。
泰国政府自2019年起便拟议对入境旅客加收费用,但因疫情和政局变动暂缓实施。2023年2月,该计划再次提出:航空入境游客拟征收300泰铢(约66元人民币),陆路或海路入境游客则为150泰铢(约33元人民币)。泰国政府称,此项政策旨在向国际游客收费建立“泰国旅游基金”——部分资金用于为外国游客提供最高100万泰铢的死亡保险和50万泰铢的意外伤害保险;另一部分则用于修缮和维护泰国旅游景点,确保景区设施的质量与安全。
根据泰国旅游和体育部此前报告,泰国年接待国际游客量预计至少为3600万人次。这意味着开征“入境费”后,每年可累积可观资金,即便试行初期可能出现少量漏收,整体征收效率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实施类似外国游客“入境费”政策,泰国并非首例。例如,日本自2019年起向出境旅客征收每人每次1000日元(约49元人民币)的“国际观光旅客税”(俗称“出国税”);印尼巴厘岛也于2024年开始向外国游客收取每人每次15万印尼盾(约66元人民币)的旅游税。
然而,泰国“入境费”政策的推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按原计划,该政策应于2023年6月开始实施,但因收费方式存在困难及担忧影响游客体验,泰国政府决定推迟到2024年1月,随后又再次推迟。
2024年10月,泰国政府宣布“入境费”政策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提交内阁审议,并计划在获批后6个月内生效。新措施将分阶段落实:第一阶段针对航空入境旅客,随后扩展至陆路及水路入境旅客。
欧洲新闻电视台(Euronews)分析认为,考虑到2025年泰国经济增速放缓且游客人数未达预期,政府因而决定再度推迟征收“入境费”。
泰国官方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1日至7月5日,泰国累计接待国际游客168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5%。旅游业约占泰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其增长放缓已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泰国国家旅游局(TAT)承认,若市场信心无法迅速恢复,泰国可能难以实现预期的游客数量和收入目标。泰国《民族报》指出,若泰国未能及时调整战略,或将在曾具领先优势的领域被逐渐超越。
泰国头条新闻网分析称,政府再次推迟征收“入境费”,反映了TAT适应快速变化的旅游环境所做的努力,体现了其从追求游客“数量”向提升“质量”的战略转变。具体举措包括:重点吸引健康养生、游艇旅游等高消费且注重社会与环境责任的细分市场游客;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平衡国内与国际、近程与远程客源市场;通过连接主要城市与“值得一游的城市”,将旅游收入惠及地方经营者;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并推动旅游业相关方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报道称,TAT局长塔帕妮·吉娅蒂沛汶表示,TAT 2026年的工作方向是推动泰国旅游业向高质量、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转型,以契合新时代游客对“个性化体验”“安全”和“可持续性”的偏好。TAT将重新审视如何在平衡市场与国家经济政策的同时,通过创新策略创造短期收入,并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具体措施包括基于游客行为数据的深度市场营销,以及与战略合作伙伴开展全方位协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