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
央广网《党建红引领服务优!赛罕区“1+3+3+2”模式激活营商新动能》
全文如下
↓↓↓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推出“1+3+3+2”助企服务模式,以“红色引擎”驱动政务服务升级,为企业发展架起“高速路”,打造出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匠心打造“1+3+3+2”,解锁服务新密码
“1+3+3+2”助企服务模式是赛罕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智慧结晶。“1”代表新开办企业领证仪式,在精心布置的证照领取打卡区,企业接过象征发展起点的证照,感受政府满满的诚意与期待,增强扎根赛罕区的归属感;第一个“3”是企业三级帮办代办服务,依据企业办事数量划分等级,从基础咨询到跨部门协调,再到重大项目专属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差异化的贴心服务;第二个“3”为上门三送服务,把证照、服务、政策直接送到企业手中,让企业“零跑腿”也能享受政策红利、解决发展难题;“2”即开展一场座谈会与现场办公,通过面对面交流精准捕捉企业诉求,现场办公高效解决问题,实现服务闭环。
这一模式将党建深度融入政务服务,打破传统服务壁垒,让政府服务从“被动响应”变为“主动出击”,成为赛罕区服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精准施策,服务落地见实效
充满仪式感的领证环节,让企业开启发展新征程。当新开办企业负责人从政府领导手中接过证照,在打卡区留下珍贵合影时,收获的不仅是一张营业执照,更是一份被尊重、被重视的荣誉感。某新兴企业负责人感慨:“这样的仪式,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赛罕区对企业的重视,也坚定了我们在这里做大做强的决心。”
企业三级帮办代办服务成为项目落地的“加速器”。面对复杂的审批流程和众多办理事项,赛罕区组建专业团队,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某重点产业项目在三级帮办代办服务支持下,原本繁琐的审批流程被大大压缩,项目从筹备到开工的周期大幅缩短,创造了区域项目推进的新速度,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成本。
上门三送服务将便利和实惠送到企业心坎上。送证照服务让企业无需奔波即可领证,工作人员还详细讲解使用要点;送服务根据企业类型和需求,提供专业指导和解决方案;送政策通过精准解读和培训,让企业及时了解并享受政策福利。一家小微企业负责人表示:“政府主动上门送政策、送服务,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让我们发展更有底气。”
座谈会与现场办公的紧密结合,畅通了政企沟通渠道。政府主动邀请企业座谈,倾听企业发展诉求和遇到的困难,将问题分类整理建立台账。针对企业反映的审批、融资等问题,迅速组织现场办公,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跟踪推进问题解决,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硕果盈枝,锚定发展新方向
“1+3+3+2”助企服务模式的推行,让赛罕区营商环境实现质的飞跃。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选择赛罕区投资兴业,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企业在政府的精准服务下,发展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发展步伐更加稳健;政府高效、务实、贴心的服务,赢得了企业和群众的广泛赞誉,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展望未来,赛罕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将继续深化“1+3+3+2”助企服务模式,持续优化重点项目审批流程,扩大企业分类画像覆盖范围,深入开展企业走访活动。以更贴心的服务、更有力的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奋力书写赛罕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范喜军)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