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庭院变花园、空地变公园、转角成景观……今年来,常州市金坛区立足实际,组织引导群众规整、扮靓房前屋后,打造一个个风格各异的微景观。同时,通过推进黑臭水体长效监管,整改餐饮油烟异味,减少建筑施工扬尘及噪声污染等举措,不仅美化了人居环境,也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走进金坛区金城镇后阳村东大亭自然村,青砖灰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植环绕,菜地围栏整齐划一,村道干净整洁。该村围绕“五园同创 乡芃之家”主题定位,以“亭”文化、驿站文化为特色,提升村落形象,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以快乐游园、绿色菜园、美丽花园、富裕田园、和谐庭园的“五园”理念,形成“田园经济综合体”。
金城镇后阳村东大亭自然村季洪宇表示,现在整个村的环境都有了显著提升,包括自己家的门前,墙院的花草,庭院门前的树叶、垃圾,都会比较自觉地打扫干净,放到指定的卫生点,不仅美观了很多,一路走来也比较赏心悦目。
为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金坛区以房前屋后整治提升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城区环境治理和生态质量提升,打造宜居宜业的城乡新风貌。整治行动中,金坛区注重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引导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建设者”。
金城镇后阳村东大亭自然村副社长段云生介绍,家前屋后的菜地全部围了挡墙,每天的日常保洁、垃圾日产日清,都做得比较到位。
全区以房前屋后改造提升行动为抓手,打造美丽庭院,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问题与目标导向,全面排查整治噪声、异味、垃圾、黑臭水体4个大类8个方面的突出环境问题,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环境改善,提升群众获得感。
金城镇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石磊表示,对老百姓村上的环境卫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社区餐饮油烟进行整治,对油烟净化器进行更新。城区周边的建筑工地施工的管理,加强喷淋和夜间车辆进出的噪音管控,全力推进城区黑臭水体的整治,将河道的水质进行提升。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餐饮油烟问题,全区强化源头管控,督促经营单位安装并定期维护油烟收集净化处理设施,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经营者的环保责任意识。
解决群众房前屋后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两治一提升”专项行动的深化,更有针对性,内容也更丰富,旨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提供更多可感可及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果。全区通过强化建筑工地监管,采取减震降噪措施,使用低噪声施工工艺和设备,严格落实扬尘防控措施,减少建筑施工扬尘及噪声污染,持续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房前屋后整治提升行动,让金坛不仅擦亮了城乡环境“面子”,更做实了民生幸福“里子”。从杂乱到有序,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群众家门口的“方寸之地”蝶变为生态文明的展示窗口,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百姓的“幸福靠山”。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