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江苏以营商环境之“优”促发展之“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08:30:00    

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作为经济大省,江苏坚持打造“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营商环境,连续5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不见面审批”“热线百科”“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等改革举措受到广泛好评。5月16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新出炉的《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5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以营商环境之“优”促高质量发展之“进”,培育更肥沃的营商土壤,让企业迸发更强活力。

延长服务链,关注企业发展全周期

只有营商环境的“绿水青山”,才能换来企业发展的“金山银山”。今年,江苏继续优化和完善“服务链”,着眼于企业全生命周期便利化服务,将围绕企业准入、经营、退出全生命周期需求,在市场准入、获取经营场所、公用基础设施服务、劳动力资源、获取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纳税、解决商业纠纷、促进市场竞争、办理破产10个重点领域,推动对标改革,实现系统提升。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康介绍,在市场准入领域,江苏将在社保、金融、招投标等高频涉企政务服务中,推广应用电子营业执照和经营主体身份码(企业码),经营主体可以便捷地进行身份验证和事项办理,无须反复提交证明材料。同时,将医保登记、供电业务纳入企业信息变更、注销环节一并办理,实现企业信息变更、注销“一次申请,多项办结”。

当前,国内外贸易环境复杂,为帮助企业走得更远,外贸大省江苏将在国际贸易领域,深入推进进出口货物远程属地查验等监管模式改革,海关和企业通过远程视频实时连线,可在货物的进口目的地或出口产地,对企业申报的进出口货物完成检验检疫作业,最快可以实现当日申请、当日查验、随报随检,极大地提升跨境贸易便利性。同时,江苏还将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修订完善与国际接轨的仲裁规则,探索完善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年内将建成启用江苏(南京)涉外法律服务中心。

解决痛点难点,让企业安心发展

“要素难题”是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让企业安心发展?新版《行动方案》提出,江苏将秉持主动靠前服务理念,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必备的水电气网等生产要素,完善水电气网等行业服务标准,推出全流程在线跟踪提醒办理时限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同时,江苏还把临时用水、临时用电申请办理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实现开工前手续“一体化”集成办理。对于制造型企业关心的环评审批问题,《行动方案》提出,优化环评审批服务,推出分类实施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打捆”审批或无须重新办理环评等改革举措,为项目建设“提速”。

融资难、融资贵是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为帮扶小微企业茁壮成长,江苏完善工作机制提前服务,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积极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截至今年4月末,江苏已累计走访企业391.21万家,通过发挥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增信作用,升级“小微贷”“苏服贷”“苏贸贷”等政银产品,实施“苏质贷”小微企业贴息政策,更好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

为精准帮扶企业,江苏将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作为需要攻克的重点问题。比如,对企业反映的在市场准入、市场竞争等领域仍然存在的“旋转门”“玻璃门”“卷帘门”问题,提出以环保、卫生、安保、质检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在南京、扬州、连云港试点开展首轮市场准入效能评估,逐步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努力做到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非禁即入。

打造更加公平环境,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优化营商环境是持续巩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更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让企业更有获得感,江苏着力从政策制定、政策落实、法治保障等全流程完善机制,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民营企业是推动江苏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今年一季度,江苏民营经济运行向新向好,全省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利润总额攀升11%,民营企业出口同比增长7.2%。为推动民营经济创新活力和发展动能持续提升,江苏将坚决破除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壁垒,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核电、风电、储能等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投资开发。同时,加大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的力度,每年将200个项目纳入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名单,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江苏还将重点推进《江苏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江苏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为更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优化12345热线服务提供法治保障。对于企业反映较多的行政执法不规范、柔性不足、标准不一等问题,江苏将建立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管理和计划管理制度,对乱罚款、乱收费、乱检查、乱查封等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推行分级分类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等举措,努力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给经营主体营造清朗网络环境,《行动方案》首次明确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的任务,坚决打击造谣抹黑企业和企业家的行为,让企业家在江苏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江苏经济报记者 张韩虹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