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荆州市农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对荆州农业科学院实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弹性播期小麦产量品质协同提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行测产验收。专家组听取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并对沙洋广华农工贸有限公司基地小麦核心示范片进行现场实收测产。
在潜江广华的一片小麦示范地里,几台收割机沿着专家们规划好的路线来回穿梭,一派丰收景象。这批示范片是“稻茬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与节能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核心示范片,总面积达1万亩。该示范田负责人介绍,从目前收获情况来看,产量比之前传统的小麦高出20%。
据了解,稻茬小麦是水稻收获后种植的小麦,是夏粮生产的“主力军”。然而,受田块秸秆过多、水分含量较高等因素影响,稻茬小麦面临“播不下、出不齐、长不好”的种植难题。为攻克这一难关,自2024年12月起,荆州市农科院开展科研攻关,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创建长江中下游稻茬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体系。
此次测产全程严格遵循随机选点、机械化实收、精准称重、科学测试水分等环节,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由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市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组成的验收组正式宣布测产结果。目前,田间测产结果显示,示范区实收田块面积3.75亩,实收小麦干重产量达到520公斤/亩,比非示范区增产11.8%。(记者廖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