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厚植好心文化,茂南站前街道探索小区治理新路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8:06:00    

“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冼夫人的这句千年箴言,穿越时空,为茂名市茂南区站前街道小区治理注入精神内核。

今年,站前街道党工委以“厚植好心文化,赋能小区治理”书记项目为抓手,组建好心队伍、打造好心空间、开展好心活动等创建好心小区,推动小区从管理向治理蝶变,焕发出新的活力。

好心队伍激活自治活力

服务居民零距离

清晨的康盛南苑,“红马甲”穿梭在楼宇间。党员陈叔为独居老人李阿婆送菜上门;退休教师梁姨与社工商讨端午活动;护士吴姨加入队伍后,还带动了家人对公益的关注。

康盛南苑好心服务队上门为老人剪发。

今年来,站前街道以党建为引领,着力在小区成立党支部,通过党员带动社区能人、热心居民,组建好心服务队和好心调解队。

这些队伍如同流动的“社区细胞”,活跃在小区的每个角落——助老送餐、代购帮办、清洁家园、调解纠纷……8类贴心服务累计惠及居民58人次。

如今,在站前街道创建的好心小区里,“有困难找好心队”已成为居民们的新习惯,一支支“好心队伍”正用点滴行动温暖着整个小区。

西粤南社区联合世纪花园好心服务队开展游园活动。

好心空间搭建和谐桥梁

邻里关系更融洽

走进西粤南社区世纪花园的好心调解室,原木色桌椅营造温馨氛围,好心书架上摆放着居民捐赠的书籍,“四同四共”标语彰显和谐理念。

“来这调解,火气先消一半”,调解室主任笑着说。世纪花园借助好心调解室,让小区实现了“零投诉”的突破。

“我直接到调解室反映房屋漏水问题,3天内就与楼上邻居达成了维修补偿协议。调解室的效率高!”龙岭社区忆城名苑的王姨分享。

小区家门口的“好心调解室”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推动居民自治,从协调漏水纠纷到整治非机动车乱停放,小事情也凝聚着居民调解员的耐心与智慧。

多方代表在忆城名苑好心调解室化解房屋漏水纠纷。

据介绍,7个好心调解室,已累计接待群众来访11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8起,成为维护小区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同时,好心图书角、共享工具柜、好心花园等一系列好心公共空间,正在小区各处生根发芽。不仅是便民服务的载体,更是邻里情感的纽带,让“陌邻”变“睦邻”,共同构筑起温暖和谐的家园。

好心活动凝聚社区温情

共建共享氛围浓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真是太方便了。”患有高血压多年的王阿姨在义诊摊位前连连称赞。

每月一次的社区好心便民日活动现场,总能看到社区卫生站医生、维修师傅和理发师忙碌的身影,他们在小区内为居民免费提供量血压、家电维修、爱心剪发等服务,让便利与温情在社区扎根。

今年来,站前街道还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好心活动更具温度和活力。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可兑换生活用品,志愿行为成为可量化的温暖;亲子家庭认领绿植责任田,孩子们在种植中领悟善的耕耘;设立好人好事榜,定期公示好邻居、好婆媳等典型事迹,激励更多居民投身志愿,传递爱心。

站前社区开展好心便民日活动。

据悉,该街道书记项目实施半年来,8个好心小区的12345投诉量下降37%,涌现出“好心楼栋长”“最美婆媳”“调解能手”等典型5个。

“‘好心’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标尺,而是藏在邻里间的一杯茶、一次援手。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文化赋能治理’的实践,以文化人、以情聚力,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新思路。”站前街道党工委书记说。

撰文:颜志雄 通讯员 杨宇君

【作者】 颜志雄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